中国书画代表人物新闻报道——范冠然范秀华,笔名范冠然,1938年生,北京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世界文艺家、企业家、交流中心名誉主席,中国当代艺术协会主席,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书画委员会名誉主席,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书画院名誉主席。 少年时被选送北京市少年宫国画班学习,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业余参加宣武区国画班学习。后拜师王鹤学习花鸟及山水,85年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3年毕业后,上研究班学习一年。 其作品多年荣获国内外大奖,入编大型典籍画册等。近几年作品被入编国家级期刊及画册,如:文旅部《文化月刊》、《民族博览》,文联《中国文艺家》,外交部《世界知识》,商务部《中国经贸》等。 作品经常受邀参加世界各国贺周年邦交庆典和艺术友好交流活动等,如:联合国成立70周年庆典等,及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作品荣获各国高度称赞。2015年8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此活动锺,首届国际和平艺术家评审中,授予《国际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中华区两名)。2018年中国文艺协会,特别授予《首届新时代先锋人物》,2019年华夏国礼出版社,授予《全球华人顶级大师》并荣获“全球华人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同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研究会授予“国家文化传承创新贡献奖”及勋章。并入编全国诗书画代表人物画册,同时特别授予“全国艺术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4月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院长授予“艺术学”博士学位,并授予“世界殿堂级艺术家”。同时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1月法兰西皇家画院特别聘为本院“外籍终身院士”并授予荣誉勋章。2020年由中欧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北京翰墨大家书画院日本艺术家协会等授予“首届全球艺术《金爵奖》,并荣获《特殊专家人才》荣誉称号”。 范老师认为艺术源于生活,是时代的花朵、时代的结晶;不同时代的艺术,有不同的艺术价值。她无统一的标准、模式,只要能反映时代生活、促人向上、受人民群众青睐的文学艺术都是好作品。 人类生活犹如茫茫大海,时代花朵千紫万红,异彩纷飞,这就需要我们的艺术家、文学家深入生活接受教育和陶冶,汲取精华、概括生活内涵,才能描绘抒写出反映时代的好作品。
“密不通风,疏可走马”、“注意画面留白”、“挫落”、“虚虚实实”、“浓淡有匀”……等教学述语,是绘画者熟耳的语言。但是怎样“密”?如何“疏”?又怎样“留白”、“挫落”?至今没有解答结论,还是要绘画者在创作中去摸索、看看画画……我经过几十年的绘画创作体会到:其实还是写作知识。所谓“密”,就是对表现画面中心部分(中心段)应该画仔细,绘周全,达到中心画面突出;对陪衬部分的画面,要色淡,稀少,“疏”、“虚”,防止画面喧宾夺主;对画面中的远近、浓淡层次间的部位“多留白”画云,有利于整个画面承上启下,远近层次统一,引人寻味联想。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再从整体画面着手去“挫落”修整。 一个成熟人的气质风度、思想境界是由他(她)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基因个性组合而成的。不能一朝一夕学会,也不能强装做作。艺术家在完成创作作品中用词、写句,用笔运墨中离不开自我的思想境界、观点,所谓“诗言志”、“墨迹显人性”的流露。同时在创作中,从安排绘画素材、处理画面布局、详略素材搭配及技巧等基本技能,都需作者的组织能力、概括能力、文学修养等写作技能。可见文艺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思想精神与文化素质的重要。文学修养不仅是人为修养的基础,也是一切文艺工作者从事文艺创作的基础,需要重视文学学习。 伟大的文艺家贺绿汀说得好:“任何艺术,脱离了自己的民族,便是没出息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对中国画的改革应该坚持继承传统基因技能前提下,吸取现代生活内容,实行改革探索。教育者教人要先教做人,传授艺术要先传授人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向人民大众学习,努力克服“文人相轻,同行必妒”的封建恶习。才能广泛团结广大同仁,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国梦”共同奋斗。
文章分类:
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