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亭序大作字心485×115 cm
曾庆高,字嵩斋,号半痴,—九四四年生,广东省五华县人,小学学历,深圳市工商局宝安分局副处级退休干部,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宝安区书协顾问,宝安区老干部书画,摄影联谊会副会长兼书法组长。
自幼酷爱书法,早在一九六零年少年时期已获县书展二等奖,青年时期,其书法在整个海南农垦系统已是佼佼者。七四年至八四年间长期担任海南农垦系统美术骨干培训班书法老师,八二年参与筹建海南书法家协会。
一九八四年调宝安工作后,由于其楷行书风深受人们之喜爱,许多有识之士向其求墨宝和索字作范本。不少学校、企业、酒楼等亦慕名要其书写牌名。如:宝安县人民医院、新安中学、龙华中学、宝安实验学校、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等等,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一九九九年荣获深圳市【鹏城金秋】艺术节书法金奖、广东省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书法一等奖。

曾庆高先生的作品,纯正艺术,抒情达意,自由舒展。抑扬湍缓,顿挫震撼。经相纬交,飘逸如仙,超凡脱尘。丰笔富画,神墨韵汁。如醉茅台五粮液,渴饮清泉爽神情。举头天宇蕴玄机,低头万物藏河山。他引领文化艺术潮流,影响中国,为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观其曾庆高先生的书法作品,整体端庄流畅,师古不泥古,博采众长,用笔凝练精到,章法规整有度、线条饱满、外柔内刚。阖其气以求精,涵其韵以通神,禀赋天地灵气,富有很强的韵律感,创造性的做到了精致与情怀的融合,历史和现实的和谐统一,展现出娴熟的艺术功力,尽显本人的艺术风格,颇具大家风范,一笔一划展现着天地正气和传统韵味,不但典雅清正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雄浑洒脱、飘逸俊秀,看了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给人以力量。真正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称赞他的书法是用心灵、用感情、用热血浇注的精神图腾。书法艺术要继承传统,才有发扬。希望曾庆高先生能够积极地把中国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曾庆高先生的书法,别具一格,独树一帜,风骨并存,在中国书法史上实属一大贡献。他的书法体静而雅,下笔有力,更有运气,如天外来客,超凡脱俗,既有性情又不失法度,线条纯净,意趣高妙,字如其人。从运笔、用墨、布局、章法来看,其作品的布局严谨而不呆板,灵动而不杂乱,犹如水落石出,涤净浮尘,秀色自现,风骨独标,承传统于字里行间,出新意与法度之外。真正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德艺双馨,已具有名家风范且能为书家他作提升提供了可凭借鉴的有益启示。

曾庆高先生的作品,深厚的书法理论基础,良好的汉字书写功底,优秀的艺术道德境界和艺术风格皆体现出来。诸体皆能,从笔法、用墨、章法布局来看疏密得体,浓淡相容,笔力遒劲,疏密得适,作品极具收藏价值。

曾庆高印象
魏俊峰
我与曾庆高先生相识是在宝安书法家协会刚成立不久的事,那时候他已是宝安书协的『大哥大』,当时宝安很多学校的校名、公司牌匾等都出自他的手书。也许我俩都是退伍军人、彼此都酷爱书法、在部队又同样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的缘故。在二十多年的交往接触中,我对他的认识和了解便逐渐加深,并成了无话不谈的『哥们』。

曾庆高先生出生于广东省五华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时家境贫寒,只念完小学就辍学了,但他天生聪慧,少年时期就写得一手好字,在乡里四邻已小有名气。他性格开朗、透明、健谈、为人耿直、一身傲骨、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在深圳宝安书法圈里人缘较好。谈起曾庆高先生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同道们无不佩服,在他家里,仅书法类的书籍就超过了八百本,应该说历代名家帖本在他的书架上几乎都可以找到。特别是长期以来他的临帖、读帖功夫
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平日里他除了看书写宇还是看书写字。据我所知,仅圣教序他就全文认真临了七、八遍,欧颜柳赵的楷书他说记不清临了多少遍。特别是赵孟頫的胆巴帝师碑,他甚至能丢开帖本背临。如今虽年近七旬,但仍笔耕不辍,每天习字仍在三、四个小时以上。他的书法工整高古,大方得体,特别是他传统的楷书功力,结体严谨,法度方圆兼施,笔笔到位,字字庄重,师古不泥古,富有变化,既刚劲又秀媚,自成一格,多次获国家和省级书赛大奖,是公认的深圳楷书一枝笔。

曾庆高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他博采众长,几十年来,各种书体、流派无不介入。不但榜书写的气势磅礴,蝇头小楷也写得很精美,在专精楷书的同时,行书、草书、隶书也写得同样精彩,处处都显现出他娴熟的功力,让人爱不释手,在宝安许多行政领导和企业老总的办公室都留下了他的墨宝。
更值得一书的是,曾庆高先生有着深厚的书法教学功力,在他退休后的二00五年至二00九年,一直在宝安老干部大学任书法老师。不少离退休老干部对他的教学都赞不绝口,书法理论系统严谨,对各种书法的点画,结体,章法,甚至细到对某一字的某一笔画的流派、出处、风格、特点等都分解得透彻清楚。起行收笔,停顿按捺反复示范,深入浅出,言简意阂,是一个难得的书法好老师。
值此曾庆高先生《弟子规》长卷及书法作品选印刷出版之际,拈小诗一首,祝先生人书俱老,健康长寿,不断有更多更好的书作精品以飨读者。自诩僻壤一蓑翁,书海尽显拿云功;不屑身外浮名事,一笔独巨遨鹏城。
(作者系深圳市宝安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二0一三年八月十六日于深圳)
曾庆高书法作品欣赏













行书 福禄寿 136*70cm 对联 福禄天地 136*22cm

行书 横幅 物华天宝 168*48cm

木刻楷书扁额 忠华衍居 350*90cm

行书横幅 品质 136*69cm

楷书横幅 诸葛亮诫子书 239*60cm

行书横幅 范仲淹句 136*35cm

行书横幅 毛泽东沁园春雪 136*32cm

草书横幅 三国演义开篇词 239*68cm

行书 条幅 李白将进酒 179*64cm

行书 中堂 王安石五律诗 137*54cm

行书 中堂 黄山颂 137*59cm

行书 条幅(回文对联) 石景 林园 175*64cm

行书 条幅 郑板桥题竹 136*33cm

隶书 条幅 舞剑琴棋 179*34cm

隶书 中堂 上善若水 道法自然 111*34cm

草书 中堂 黄山吟 133*55cm

草书 条幅 韦应物七绝 131*32cm

大篆 两条屏 岳飞满江红 176*52cm

楷书 对联 奇松 高木 173*30cm
小楷 中堂苏轼 前赤壁赋 178*60cm

小行书 条幅 沧浪亭记 176*51cm

魏楷 四条屏 登泰山记 163*64cm




















以下为53cm斗方
此斗方内容基本选用《勤学诗》诗文,拟裱好(做镜框)挂老家母校每个班级门口墙上,用以启发、教育学子从小刻苦读书,立志成才,长大报效祖国。



















楷书长卷《前後赤壁赋》
自古至今,凡是杰出的艺术作品都受到人们之赞赏,甚至着迷。《赤壁赋》乃苏轼自撰自书之杰作。此赋问世以来,历代不少书家都留有墨迹,且数种书体纷呈。曾老师出于受该赋审美心灵驱动,前些年亦用楷书试笔书之。近几年来,凡欣赏过曾老师《前後赤壁赋》者,无不拍手称好(曾老师楷书继承传统,又自成一格),因此,不少书法爱好者将其当范本临摹。为方便习摹,现将长卷拍成册页(每页五行,每行七字),整幅长卷裱好近20米。


































《曾庆高行书五种》
曾老师常说:要想写好毛笔字,除认真临习古人名家名帖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就临行书帖而言,《聖教序》他就系统的,一字不漏,认真临了六、七遍。宋四家(苏、黄、米、蔡),元·赵孟頫,清·潘龄皋,近代沙孟海等许多名家代表作,曾老师都认真临习过。
其《行书五种》由于篇幅太长,现只介绍三种:《醉翁亭记》,《桃花源记》,《沧浪亭记》供大家欣赏。







































【朱承俭】深圳市楷书一支笔——曾庆高春联集锦
导 语
也许我喜欢玩书法希望退休生活更丰富些,2017年来到深圳定居后就打听书画活着场所,在灵芝园晒书活动中与一些老同志了解得知:“宝安老干部书画院”自成立以来在彭晋行主席的带领下,活动搞的有声有色。除每年举办多期书画,摄影展,经常与兄弟单位开展交流活动外,每年春节前都坚持“送福进社区”义写春联。这种宣传正能量,活跃宝安文化生活的举动获得了区领导的重视和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古人云:"交友能胜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欲求长进,虚心向他人学习十分重要。来深圳这几年在书法圈里公认的深圳楷书一支笔———曾庆高老师传统的楷行书风,一直都非常敬慕。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曾老师的字,都会停下来认真拜读欣赏。
前些天我十分荣幸与宝安区书画院的老领导一起在老干活动中心义写春联。出于对曾老师的崇拜,主动与曾老师接触交流书法,在闲聊中曾老师给我讲述了调来宝安工作义写春联的往事。他说自1986年以来,应邀和区文化宣传部门组织的义写春联活动从未间断过,每年最少三五次,多则近十余次。也许是由于曾老师和李连豹老师的传统的楷行书风深受人们之喜爱,长期以来两位老师书写对联的档位,求书者都是大排长龙。在与曾老师的交谈中还得知,常常有书法爱好者向其索要春联内容,并恳请曾老师将春联写好后,编印成册供大家当范本摹习。受这番话的启示,我便向曾老师提议,选部分春联内容写好后交由我整理制作成美篇专辑,发到群里来满足大家的需求,供书法爱好者当工具书临习之用。曾老师是个热心人当即答应了我的请求,就这样促成了《曾庆高春联集锦》与大家见面。
由于制作时间紧,加之本人使用手机手工抠图,许多操作还不是很熟练,有欠妥之处敬请书友谅解。
朱承俭2021.1.23
刘忠秘书长拍的几段曾老师视频,现场书写的珍贵画面,真实的记录了曾老师这几年义写春联的实况。他现场铺纸调墨、开笔挥毫,一幅幅刚劲豪放,或秀美婉约的春联,呈现在群众面前。一幅幅对联苍劲厚重,典雅大气,神韵兼备,或喜气洋洋。每个字起行收转,用力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每一笔划都安排的恰到好处。字字精神包满喜气盈盈。居民手捧春联乐得合不拢嘴,幸福洋溢在脸上!
(我把视频集在一起,是为了书法爱好者学习更加直观方便。)
温馨提示:在看曾老师下面春联时,请把字拨得最大,一个字一个字、一个笔画一个笔画漫漫品赏,你才能感受到其书法艺术真谛!
2021年元月20日宝安长青志愿者服务队“福进万家”义写春联活动中与全体志愿者合影
曾老师书法人生之夕阳美
曾老师自幼酷爱书法,少年时期(1960年)就荣获“五华县首届美术书法展”二等奖。步入社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工余坚持刻苦研习书法和发挥书法特长,为社会作贡献。
2002年退休后仍继续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深圳的三十多年里,其书法一直深受区领导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义写春联”场面

调入深圳工作后,自1987年至今,每年春节前夕都积极参与区文化宣传部门和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的义写春联活动(每年均有5-8场)。
注:由于曾老师的楷行书风深受人们之喜爱,每次义写春联他和李联豹老师的书档求书者都是大排长龙。
发挥余热,给退休干部上书法课

街道给退休干部上书法课
注:退休后2005至2009年在宝安老干部大学任书法老师。2010年成立宝安老干部书画院后任副会长兼书法组长。
给区领导写春联慰问老干部

近十年来,区委书记、区长每年春节前慰问退休干部都点名要曾老师写春联。前些年还区长到欧洲(多国)招商,也叫曾老师写书法条幅带去赠送友人。
两岸一家亲

2017年,“世界曾氏宗亲会”在台湾(台北)召开,代表“广东省曾子文化研究会”出条幅赠总会留念。
参加广州军区退休干部座谈会照片

2019年夏应邀参加广州军区离退休干部“向老英雄张富清学习座谈会”(注:前排就座的六位均是退休将军)。
与战斗英雄麦贤得合照


座谈会现场挥毫书横幅敬赠战斗英雄麦贤得
参加“纪念宗聖曾 子诞辰2525 年大会留影

参加“纪念宗聖曾子诞辰2525年”大会留影(前排中)。注:此次大会被聘为“广东省曾子文化研究会艺术顾问”。
被聘为“艺术顾问授牌仪式”

纪念大会上“广州军区退休女将军给授牌”
书祠堂大牌匾、祠堂对联

2018年为建在韶关南雄珠玑巷的“曾氏大宗祠”书写大牌匾和大门对联(祠堂内有多副对联也是我所书)。
宗聖世家

为深圳市沙井新桥“宗聖世家”牌坊题字。
“黄氏宗祠”刻字对联




为深圳市上合村“黄氏宗祠”书祠堂内刻字楹联共17对。
为家乡“宗聖祠”重修书匾额、楹联

2002年为五华县“宗聖祠”重修后,室内的匾额(3米多长)5个、楹联亦是(3米多长)5对及屏风等一大批(用红木料刻字的)全是曾老师一人所书。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书法伴随一生
与西湾书法院交流

区老干部书画院同志抵“西湾书法院”交流。现场挥毫后书友们闲聊取乐。
自家书房写字

调入深圳工作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对其他爱好已逐渐消退,平日闲居在家时几乎都是在书房看书写字。
在内蒙古根河交流
2017年宝安区老干部书画院应邀抵“内蒙古根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开展交流时现场挥毫
深圳市“铁岗水库景点书作”

这是前些年为深圳市铁岗水库景点书亭名、楹联。

曾老师少年时期对书法就有一种特殊爱好,在农村艰苦的环境里见有好字就认真习摹。因此读小学时就写的一手好字。也许是其书法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所以自入伍起就从事文化宣传工作。1984年调入深圳,虽是改行在执法单位,但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却给他提供了施展书法的大舞台。曾老师说在深圳近40年里,给无数人写了无数的书法条幅、楹联、招牌、楼名字等。
看了曾老师的书法作品,使我最为感动的是:只有小学学历的曾庆高老师凭着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几十年如一日排除一切干扰研习不缀(其书架上仅书法的书刊就超过800本)。因此,所到之处其传统的楷行书风就深得人们的喜爱、认可(早在90年代就荣获:深圳市书展金奖、广东省书展一等奖)在书法圈里,很多人都称其为“深圳市楷书一支笔”。曾老师不但楷书写得好,其他书体也写得有板有眼,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值此,我们也借此机会为之点赞。并祝曾老师健康长寿,继续发挥余热,为弘扬中华书法艺术做贡献。
注: 曾老师近年来把精力都集中在写长卷(已写好尚未装裱的近20 幅,每幅均20 米左右,最长的近50 米。大部分作品是用240 X53 Cm八尺屏写。
近期拟将以上作品整理出版(《曾庆高书法丛书》共10 本)。